对不起,你需要查看的图片不见了

省监委派驻学校监察专员办公室

纪委机关 (综合办公室、监督检查室)

   
 
缅怀和传承革命先烈的廉洁风范
发布人:罗奇清  发布时间:2016-10-19   浏览次数:970


 


         缅怀和传承革命先烈的廉洁风范

 

               缅怀和传承革命先烈的廉洁风范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清正廉洁作为必备政治品格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廉洁佳话。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革命先烈的廉洁思想和清廉风范,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具有重要意义。

 

李大钊:终生奉行简易生活

 

李大钊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理论是我党的宝贵财富,廉洁思想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反对奢侈腐化,一生奉行简易生活。他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指出,“盖今世之生活,泰半倚于过度”。他认为:“今欲有以救之,舍提倡简易之生活,别无善途。”他强调从自身做起,“吾人自有其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简朴之生活”。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月收入180银元,加上兼任几所大学教授的薪酬及稿费,每月可达200多银元,过上富裕生活绰绰有余。但是他没有追求安逸享乐,而是将大部分的薪水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部分资助贫困学生和有困难的同志,剩下的用于家庭开支,以至于他的夫人常常为日常生活发愁。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得知这一情况,专门让会计科在发工资的时候扣除一部分,直接交给李大钊的夫人,免得家庭开支无以为继。李大钊的学生张尔岩回忆:“先生每天上下班不坐车,中午自带干粮,有时是一张大饼,有时是两个馒头或窝头,就点小菜和白开水下肚。”当时,张尔岩劝李大钊加强营养,但他是这样回答的:“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众同胞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面对这种局面,怎忍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疾苦呢?”简单的话语,简朴的生活,折射出李大钊心系百姓的博大胸怀和清廉质朴的廉洁风范。

 

王荷波:被工友誉为“品重柱石”

 

王荷波同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党的五大当选为第一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荷波投身工人运动,先后在江苏、山东、上海、河南、福建等地领导工人开展斗争。他始终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为群众谋取利益。他组织工人俱乐部,办学校、办澡堂、办合作社,使工人和子女读上书,让工人下班后有地方洗澡。他领导工人进行争取提高工资、发放花红、改善生活待遇的斗争,使得工人从经济到政治地位上都得到较大提高。王荷波自己始终艰苦朴素,甘于清贫。平常总是身穿粗布长衫,脚踩布鞋,徒步出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教育那里的工会同志,不要搞形式、讲排场,要为工人做好事,做实事。他的家庭生活一直很困难,尤其是1923年他被工厂开除之后,生活更加无着落,工人们自主捐助一些钱偷偷地给他爱人,他发现后立即婉言谢绝。在担任工会领导时,他严以律己、办事公正,公私分明、账目清楚,从不乱花一文钱,深得工人群众信赖,亲昵地称呼满脸胡须的王荷波为“王胡”,还编了顺口溜歌颂他的品德。王荷波四十岁生日时,浦镇大厂的工人送给他一面大红匾,上面写着“品重柱石”四个大字,充分体现了工友们对王荷波的崇敬和爱戴。

 

方志敏:“一个穷人的主席”

 

1935年5月26日,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方志敏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并一度兼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他掌管财政大权,重金在握,却以身作则,不徇私情。母亲因生活拮据向他张嘴,他回答说:“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头,我们每人的饭钿才七分呢!”婶婶们向他讨盐钿,他回答说:“我管的花边(银元)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都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妻子缪敏被捕,妻兄向他要几百大洋保出,他坚决不用公家钱营救妻子,而是自己想办法。1935年1月,方志敏不幸被捕,敌人满心欢喜想从他这个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出些大洋或金镯金戒指,可“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唯一的财产,就是放在深山坞里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刘志丹:“受冻受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梁建立了革命政权,选举刘志丹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革命政权把廉洁建设当作头等大事。刘志丹说:“群众最痛恨反动政权的不廉洁,无官不贪。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穷要有骨气,受冻受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在刘志丹的领导下,红26军制定了“暂行条令十八条”,重典惩治贪腐。习仲勋同志回忆:“刘志丹了解群众的心情,才制定严格的法规,以警戒自己的同志。有了这条法令,在干部中确实没有发生过贪污事件。对干部,特别是负责的干部,要求更严格,犯了纪律,犯了严重的错误,都要受处分。”1934年春,国民党抄了刘志丹的家,逼得一家老小走投无路,躲进敌占区。习仲勋同志知道此事后,马上派人寻找,把他们接到了根据地。刘志丹从前线回来,看到自己的家属接来了,就说:“咱们红军现在不准带家属,我怎么能带这个头?”不久,刘志丹就叫妻子到被服厂当工人,把父亲送到了亲戚家,不给公家增加负担。在刘志丹同志带领下,南梁根据地通过建设廉洁政权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毛泽民:我党著名的“三清财魁”

 

毛泽民同志是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2年起,他就为党为革命从事各种经济工作,是苏维埃政权和红军队伍的“财神”,从他手里经过的钱不计其数,他始终一心为公、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人民理好财。他常说,“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在苏区,没有印刷纸币的纸张,他就号召大家自己收集原料造纸。作为国家银行行长,他白手起家、励精图治,被誉为心地清白、账目清楚、廉明清正的“三清财魁”。长征时,他率领警卫队伍挑着160多担国家银行资财,创造了率领国家银行长征二万五千里和在敌占区发行回笼货币,以及边作战边筹粮筹款的金融奇迹。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毛泽民到新疆从事统战工作,先后出任财政厅副厅长、代厅长,民政厅长,主理新疆财政工作。他以身垂范、廉洁奉公,经常穿一套旧西装,风尘仆仆地深入基层,战斗在财经工作的第一线,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为新疆财经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

缅怀革命先烈的事迹,他们身上闪耀着廉洁自律的光辉品质和人格魅力,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鼓舞;他们的廉洁思想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崇高道德情操和廉洁风范,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从革命先辈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学习和传承他们的廉洁风范,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中央纪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 2013 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江西师大 ICP备案编号:赣B2-20050166号-1

地址: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邮编:330022 电话:0791-88120010 88120013

传真:0791-88120010 邮箱:jxsdjw@j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