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需要查看的图片不见了

省监委派驻学校监察专员办公室

纪委机关 (综合办公室、监督检查室)

   
 
无悔的忠诚---杨正超
发布人:罗奇清  发布时间:2016-11-09   浏览次数:993

      纪委书记的“胆子”

      1999年5月27日,杨正超走马上任河南省汝南县纪委书记。紧随他来的是一封封举报信,被举报对象直指县审计局、林业局、农机局等5个单位的7个党政“一把手”。

      面对这个猝不及防的局面,杨正超在县委的支持下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决定:全部立案调查!

      7个党政“一把手”一起查的事,在只有78万人的汝南县激起了千层巨浪,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人劝杨正超“多栽花,少栽刺,不要碰那些硬茬”;有人找杨正超谈话,希望他能把问题“内部消化”;也有人风言风语,认为杨正超和县纪委的雷声很大,雨点未必真大。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动摇杨正超查案的决心。于是,接二连三的恐吓电话出现了,有的说:“你杨正超不识相,不让我好过,你也休想过好!”有的说:“你杨正超敢处理我,我让你在汝南待不下去!”

      面对这一切,杨正超丝毫没有退缩,他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有案不敢查,还要纪委干啥?我也就不配当这个纪委书记!”

      可是,杨正超没有想到的是,有的涉案人员竟然给他远在新蔡县老家的老母亲打去电话,说:“告诉你儿子最好给自己留条后路,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本来就有脑溢血后遗症的老母亲接到这样的电话,寝食难安,病情加重。她把杨正超叫回家,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做的这是啥工作?咱不干了,行不行?”

      面对慈爱的母亲,杨正超心中涌起深深的愧疚。作为儿子,不能在母亲的病床前尽孝,反而让母亲为自己担惊受怕,不应该啊!然而,一回到纪委,杨正超就打起精神,对办案人员说:“这些人越是威胁,越说明他们心虚。压力顶不住是我的责任!案子查不好是你们的责任!”

      杨正超毕竟在汝南当了6年多主管经济的副县长,这些被调查对象没有他不熟悉的,有的甚至还是他的好朋友。但杨正超知道,反腐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既然是战斗,就会有牺牲。

      在不到100天的时间,5个被举报单位的违纪事实相继被杨正超查清,经县委同意,7个党政“一把手”全部受到处理。

      立时,全县为之震动。干部群众奔走相告:“汝南反腐败动真格的了!”更令人叹服的是,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还包括杨正超上学时一个十分要好的同班同学。经此一事,人们开始对这位新上任的纪委书记刮目相看了。

      纪委书记的“担子”

      驻马店市委、市纪委、汝南县委领导的谈话经常在杨正超的耳边响起:“正超啊,党中央反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要求越来越高,纪委书记这副担子可不轻啊!”

      由于“杨书记”的声名远播,很多人慕名而来。杨正超成了县纪委最忙的人,有时一天要接待三四十个上访者。

      一天下午,杨正超早早来到办公室,发现一位老农民正蹲在纪委办公室门前啃干馍,一问才知道他是上访的农民。这一场景令杨正超久久难忘,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老百姓从牙缝里省点钱却花在上访的路上,我们怎能心安?群众能到机关‘上访’,我们为何不能到乡村‘下访’?”

      很快,汝南县纪委的第一个下访工作队走到了农村的田间地头,这在当时的河南是个创举。

      下访工作队接到的第一个举报是关于南余店乡潘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公款吃喝的问题。该村村干部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吃”掉了46万元,平均每天消费400元。

      杨正超和县纪委立即展开调查。最终,参与吃喝的潘庄村干部全部被撤职,十几万元没有结账的吃喝欠款全部由签单人自己掏钱付清。

      接着,杨正超向县里建议取消村级招待费,县里接纳了他的建议。这使得汝南县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实现村级“零招待费”的县。这一制度执行至今,成为一项惠及百姓的“铁律”。

      汝南县王岗镇有个西湾村。1969年,汝河改道,新老河道交叉,将西湾村包围起来,没有给西湾村留出通向村外的道路,西湾人外出必须翻过那道最窄处也有40多米的老河道。每到汛期,西湾村四面环水,宛如孤岛,只有靠船才能走出去。30多年来,西湾人为此吃尽了苦头。最苦恼的莫过于西湾村的小伙子,因为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到这个封闭落后的地方。

      2003年汛期,杨正超第一次来到这里时,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大雨已连降10余天,大水围困的西湾村已有10余户人家断炊,有两个孩子生病却无法送出去救治。当时杨正超就想,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法解决西湾村的交通问题。

      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杨正超往返西湾村5趟。最终,他和县纪委的其他同志筹集了10万元资金为西湾村修建大坝。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座西湾人梦寐以求的大坝落成了,从此西湾人可以将汽车、拖拉机顺利地开到自己的家门口了。

      2004年4月20日,西湾村举行大坝落成典礼,全村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地聚集在大坝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拉住杨正超的手,热泪纵横,久久不肯松开……落成典礼一结束,杨正超便悄悄地离开了。他走后很久才被村民发觉,这时,一个村民高声喊了一句“共产党万岁”,霎时,在沉寂了30多年的老河滩上,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共产党万岁!”

      此时的杨正超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受到了“纪委书记”这4个字的分量。

      他不是“孤胆英雄”

       2005年6月,杨正超被调到驻马店任市纪委副书记。该市下辖10个县(区),总人口800多万,是汝南县人口的10倍。时任驻马店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丁巍的一番话,更让杨正超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正超啊,让你到市纪委工作,是省纪委和市委慎重考虑决定的,是驻马店市反腐倡廉事业的需要。希望你能像在汝南一样,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要辜负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你的期望!”当时杨正超受了伤,脚腕骨折,需拄双拐行走,可他仍然挑起了指挥案件查处的重任,查处了包括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市盐业局违规建豪华别墅等案件。

       当时驻马店市盐业局的豪华别墅共有19套,这与盐业局还有许多职工没有住房形成了强烈反差,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杨正超决心给群众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不到4个月的时间,他就和同事们就把这起拖了两年的案件完结,查清了市盐业局偷逃国家税费、挪用公款修建别墅的违纪事实。

       杨正超任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以后,还直接立案查处了第二高级中学领导班子乱收费案及第二实验小学原校长收受贿赂、私设小金库案。之后,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查处了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某收受贿赂、包养情妇案,市政府原副秘书长王某、市农机局原局长戴某收受贿赂案等30余起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的案件,共涉及16名县处级干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

       某涉案人曾悄悄递话给杨正超:“只要你手下留情,我愿意给你一笔巨款。”杨正超对此置之一笑,说:“党纪如天,不可亵渎;党性无价,千金难买。”正因为杨正超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经他查处的领导干部才没有一个人提出申诉,所办案件也都成了铁案。

       办案人员谈起杨正超时都深有感触:“他像一堵墙,把说情风和关系网都挡住了。跟着这样的领导查案,我们有底气,干劲足!”

       杨正超表示:“有人称赞我办案的胆子大,那是因为党中央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大!我可不是‘孤胆英雄’,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这些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

       他还是“爱挑担子”

       杨正超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注重从新闻媒体上了解社情民意,许多记者的调查和群众的来信是他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把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疾苦和呼声记在自己的“民情日记”上,挤出时间和精力一件件地去解决。

       一次,杨正超在本地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泌阳县韩张楼村60多岁的农民张永毛,患先天性聋哑症,与80多岁的母亲居住在几间年久失修的旧房里。2004年春,乡里给了张永毛一笔建房救济款让他翻修住房。可是,当张永毛把旧房推倒重建时,却遇到了难题——他住了50多年的宅基地早已被一户邻居以代交生活用地使用费为由办到了自己的名下。张永毛与老母亲欲哭无泪,房子也盖不成了,问题一拖两年未能得到解决。

       看完报道后,杨正超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刻赶到泌阳了解情况,并和村干部一起去做张永毛邻居的工作。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连跑三四趟,邻居一家终于被杨正超感动了,答应让张永毛建房。

       房子建成的那天,杨正超带了礼物去看张永毛。张永毛激动得老泪纵横,在场的干部群众无不动容。

       像这些棘手难办、久拖不决的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而杨正超却总爱挑这样的“担子”。他说:“我不是好管闲事,而是见不得群众落泪。看到群众受委屈、遭遇不公,我打心底里气愤!”

       驻马店市纪委的一位领导同志说:“杨正超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一直‘斤斤计较’。他真心为群众办事,具有强烈的公仆意识,作风过硬,能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但是,杨正超却自认为做得还不够好。他说他最欣赏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

 
 

版权所有 © 2013 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江西师大 ICP备案编号:赣B2-20050166号-1

地址: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邮编:330022 电话:0791-88120010 88120013

传真:0791-88120010 邮箱:jxsdjw@j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