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需要查看的图片不见了

省监委派驻学校监察专员办公室

纪委机关 (综合办公室、监督检查室)

   
 
无怨无悔写人生----张永光
发布人:罗奇清  发布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889

        云南省新平县纪委副书记张永光在纪检监察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了18年。18年来,他始终站在反腐败工作的第一线,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用苦干、实干印证了一名优秀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的无比忠诚,实现了他“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

        反腐忠诚路,亮剑不言悔

        张永光出生在云南省新平县一个傣族村寨的农民家庭里,他14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庭的不幸和困难使张永光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1988年,由于工作需要,张永光被调到县监察局案件检查室工作。从那以后,他毫无怨言,一心一意扑在本职工作上,在反腐败斗争的道路上迈出了自己坚实的步伐。

        敢于查案、办案,张永光在当地纪检监察系统是出了名的。提起2004年查办的新平县种鸡场原场长杨某等人贪污、受贿一案,办案人员记忆犹新。该案刚开始调查时,杨某的亲属就托关系找领导说情,干涉办案工作,甚至诬告办案人员。这时,张永光拍着胸脯对办案人员说:“调查工作决不能停止,作为分管领导,该案若查不出问题,后果由我来承担!”最终杨某因受贿9.32万元等问题被开除党籍。

        新平县鲁奎山矿冶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某受贿、侵占国有资产一案是新平县纪委近年来查处的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案件。潘某刚开始接受调查时,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根本不把办案人员放在眼里,甚至大谈自己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张永光认真地倾听他的“演讲”,发现并分析他谈话中透露的蛛丝马迹。他了解到,10月1日是潘某的生日,于是就在那天特意买来蛋糕,安排潘某与大家一起过生日,并让他与家人通电话。潘某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开始认真交代问题。

        最终,潘某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6年,4名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的制裁。查处这一案件,张永光与同事们为国家和集体共挽回经济损失356.92万元。

        为民维权路,倾注多少情

        张永光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唯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此生!”

        有一段时间,新平县纪委经常接到一些反映基层干部办事不公、贪污受贿、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的检举信件。看着检举信上举报人留下的密密麻麻的鲜红指印,张永光暗下决心:决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当接到水塘镇旧哈村原村主任龙某贪污、挪用救灾款的检举信后,张永光迅速带领办案人员翻山越岭,进驻旧哈村,走家串户地调查取证。他们最终查清了龙某挪用救灾款5.6万元和贪污集体财产、销毁集体账目等违法乱纪事实,使龙某及村报账员普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让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每次下乡工作,张永光总要到那些贫困的农民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坎上。

        平掌乡柏芝村农民张连英的丈夫病逝,生活十分困难。张连英的两个子女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可家中的经济收入实在无力维持他们念书。张永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安慰张连英说:“再穷再难也不能让孩子们失学,他们可是今后农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呀!”说着,他把衣袋里所有的钱掏出来,数也没数就交给了张连英:“这些钱给孩子读书用,有困难到县纪委找我!”尽管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妻子下岗,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的生活仅靠张永光一人的工资维持,然而面对不幸的家庭,不幸的孩子,张永光毅然与张连英结成扶贫联系户,尽力资助张家摆脱困境。

        风雨艰辛路,高唱奉献歌

        查办案件中的苦和累有时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在查处漠沙镇曼线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某侵占集体资金、多收土地承包费一案时,张永光带领办案人员冒着高达40摄氏度的高温,在曼线村连续工作20多天。像这样的苦,张永光从来不怕。

        为尽一份孝心,张永光把84岁高龄的老母亲接到家中,让她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一次一次的办案、一次一次的出差,让母亲担心自己会影响和拖累儿子的工作,便执意回到了气候炎热的老家。他的妻子易家英说:“老张常常出差在外,总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年幼的女儿想见爸爸一面都要盼好久。”张永光记得,自从妻子嫁给自己,这么多年来家里唯一添置的家具就是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妻子2000年下岗,县里有安排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政策,但要求全家的年平均收入要在低保线以下才能享受。张永光知道后,坚决不让妻子提出申请。他非常坚定地说:“按低保水平我们还达不到申请标准,不能违反规定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更不能因个人的一点私利损害党的形象。”

        18年风风雨雨,18年艰辛历程,张永光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光辉篇章,书写了无怨无悔的人生。

 
 

版权所有 © 2013 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江西师大 ICP备案编号:赣B2-20050166号-1

地址: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纪委 邮编:330022 电话:0791-88120010 88120013

传真:0791-88120010 邮箱:jxsdjw@jxnu.edu.cn